初乳是所有哺乳類動物在分娩時產生的預乳物質,為免疫和生長因子以及重要營養素的混合物,所有這些成分均在激活新生兒的免疫系統,確保新生兒的健康、活力和成長。大量研究表明,初乳及其成分在成人中繼續發會重要的生物活性,因此其有益作用遠遠超出了新生兒發展時期。

牛初乳在人類醫學中已使用數千年,且被證實是幫助免疫、腸道等多功能的高營養價值食品,以下是牛初乳的成分和潛在益處的概述:
免疫因素
• 免疫球蛋白
包含IgG、IgA、IgM、IgD、IgE五種免疫球蛋白,其中IgG的含量最高,約佔70-80%,這些免疫球蛋白會攻擊多種人類病原體,包括輪狀病毒、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等病毒和細菌病原體。而牛初乳的免疫球蛋白約為人乳的200倍。
• 細胞激素
細胞激素是免疫細胞之間溝通時所分泌的化學物質,包含IL-1、βIL-6、TNF-α、IFN-γ和IL-1ra,這些小分子太只要參與了抗發炎、抵抗癌症及刺激免疫蛋白(抗體)合成等活動。
• 富脯氨酸多肽PRPs
全名Proline-rich Polypeptides,是具有訊號傳遞能力的活性胜肽,主要功能為誘導和調節細胞因子的產生,並調控和平衡機體的免疫系統。PRPs也具有抗突變、抗病毒和改善神經退化疾病等功效。
抗菌劑
• 乳鐵蛋白
乳鐵蛋白屬於人體免疫系統的組織成分之一,它具有抗菌活性主要存於黏膜中,能夠保護嬰兒避免受到細菌等危害。其會結合鐵元素,能夠阻斷細菌對鐵元素的吸收,也就能抑制細菌的生長。不僅如此,乳鐵蛋白還能刺激免疫系統的吞噬作用,使乳鐵蛋白結合腸道細菌壁上干擾包膜上的質子傳遞,從而對微生物造成威脅,促使腸道正常運作。
• 溶菌酶
溶菌酶是天然的抗生素,能夠減少負電荷並協助對細菌的吞噬作用、抵抗格蘭氏陽性菌。若新生兒缺乏溶菌酶會導致肺支氣管發育不良,也會使嬰兒腹瀉的機率提高三倍。
生長和修復因子
牛初乳中各種生長因子協同作用,能刺激受傷組織的傷口癒合、改善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、促進細胞發育,是生長因子在人體體內的功能。牛初乳的生長因子與人初乳的生長因子在結構上具有相容性。下列為牛初乳中含量較高的生長因子:
• 類胰島素生長因子(IGF)
初乳中最豐富的生長因子,是一種與胰島素序列高度相似的蛋白質激素,它主要參與血糖、膽固醇的調節,增加瘦肉組織及抗老化。
• 表皮成長因子(EGF)
EGF是維持皮膚完整及腸道發育的生長因子。EGF可刺激皮膚的修復,如改善糖尿病人傷口潰爛的情形。
• 轉化生長因子(TGF)
TGF主要是負責骨頭傷口癒合(骨折及關節軟骨磨損),及刺激腸道表皮細胞的生長發育。
抗氧化因子
牛初乳中的維生素A、C、E,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過氧化氫酶、麩胱甘肽過氧化物酶、乳過氧化酶、乳鐵蛋白等都具有抗氧化的功能。
瘦體素
牛初乳中含有瘦體素,是為了讓剛出生的小牛知道自己吃飽而產生飽足感,避免小牛有喝入過多的牛乳得情況。瘦體素主要作用是腦下丘受到瘦體素刺激後,會抑制神經傳遞物質的分泌而降低食慾,並提升體內能量代謝速度,因此會使人產生飽足感,達到瘦身的效果!
整理以上含有的營養成分得知,有別於一般乳汁,初乳更能夠提供以下營養給人體,促進人體功能運作:
- 促進人體免疫系統運作
- 提升人體偵測病菌的能力
- 降低有害菌種孳生的可能
- 調節腸道菌群
- 促進腸胃吸收功能調節
- 增加飽足感
- 促進發育,強化骨骼
- 調節血糖
- 抗疲勞,抗衰老
- 有利於病後、術後恢復